日日夜夜婷婷,欧美精品欧美,日韩精品视频免费专区在线播放,国模精品免费看久久久,www.亚洲自拍,天堂久久网,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

您好,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!

全部分類

您的位置:  首頁 > 文字 > 民族經濟 > 民族經濟資訊  > 詳細頁面

用好文旅資源,推動民族地區共同富裕

來源:中國民族報 作者:黃泰巖 楊俊峰 2022年11月24日 閱讀量:

首屆中國(武漢)文化旅游博覽會上,西藏林芝展區的表演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,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”。共同富裕,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。推動民族地區共同富裕,不僅要滿足各族群眾物質富裕需要,也要滿足精神富足需要。民族地區要利用好文旅資源,引導各族群眾發展文旅產業,不斷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。

  民族地區公共文化建設取得了重要成就

  近年來,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。2012年至2020年間,民族八省區藝術表演團體機構從789個增長到1115個,藝術表演團體演出場次從10.86萬場次增長到12.95萬場次,博物館機構從400家增長到734家,人均公共圖書館藏書由4.03冊增加到5.74冊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國家為邊遠貧困地區、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每年培養、選派約1.9萬名文化工作者,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進一步深入。

  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的法治基礎進一步厚植。近年出臺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》等法律明確提出,“國家扶助革命老區、民族地區、邊疆地區、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,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”。2021年以來出臺的《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《“十四五”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》等文件,強調“支持革命老區、民族地區、邊疆地區、脫貧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”。《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(2021年版)》將少數民族文化服務列為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8個主要內容之一。

  網絡通信建設成為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新高地。截至2020年7月,5個自治區行政村通光纖、通4G比例均超過98%,120個自治縣實現光纖、4G網絡全通,30個自治州全部建成“光網城市”。截至2021年11月,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“村村通寬帶”,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。互聯網普及、自媒體興起,網絡成為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。《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顯示,截至2021年12月,我國網絡視頻(含短視頻)用戶規模達9.75億,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9.34億;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.03億,其中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4.64億。網絡拉近了民族地區與中東部地區的距離,促進了民族地區文旅產業發展,拓寬了特色產品市場,創新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載體。

  以文旅產業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

  民族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,是我國重要的文旅資源寶庫。如,新疆阿爾泰山、天山、昆侖山逶迤千里,塔克拉瑪干沙漠奇幻遼闊,坎爾井、樓蘭古城、克孜爾千佛洞、喀什高臺民居等享譽中外;西藏不僅有珠穆朗瑪、納木措等“世界屋脊”獨特的自然風光,還有布達拉宮、古格王朝遺址等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。深入開發民族地區文化旅游資源,有助于密切民族地區和中東部地區的聯系,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
  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,加強文旅產品研發。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優秀文化的集大成,發展文旅產業,生產文化產品,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,凸顯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、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、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、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。在文旅資源的利用開發上,要以增進“五個認同”為核心,設計出具有較高文化粘性的文旅產品。

  要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、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,作為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必須堅持的原則。要深刻認識中華文化是主干,各民族文化是枝葉,將民族地區文旅資源開發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相結合。要挖掘昭君出塞、文成公主進藏、涼州會盟、瓦氏夫人抗倭、土爾扈特萬里東歸、錫伯族萬里戍邊等歷史故事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,創造更多優秀文旅產品,增進文化認同。

  加快文旅基礎設施建設。進一步加大民族地區文旅設施建設力度,持續做好文化館(鄉鎮文化站)、公共圖書館兩大陣地的設施資源配置工作和隊伍建設;推動智慧圖書館統一平臺建設,利用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,構建統籌協調發展的公共文化云平臺體系;推廣“烏蘭牧騎”等紅色文藝輕騎兵形式,大力發展城鄉流動文化服務,通過農牧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;推動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、博物館、美術館、非遺館等建立聯動機制,加強功能融合,提高綜合效益。

 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。建設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,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的發現、培養、使用和評價機制,為基層文化隊伍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;實施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項目,支持培養一批扎根鄉村、樂于奉獻、服務群眾的鄉村文化骨干,鼓勵鄉村文藝團隊參與鄉村文化設施的管理運營和服務,激活基層文化陣地。

  加強區域合作,促進交往交流交融。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,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、協同發展、共同發展的大戰略,是加強區域合作、優化產業布局、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,是實現先富幫后富、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。要加強地區之間的文旅合作、文旅對口幫扶等,共同探索文旅發展新機遇,共同譜寫文旅產業發展新篇章。

  【作者單位:中央民族大學。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“全面提高邊疆民族地區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研究”(項目號21ZDA116)階段性成果。】

作者:黃泰巖 楊俊峰 

  資料來源:中國民族報

  
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