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羅斯族信仰東正教,中國俄羅斯族的傳統民族節日也大多與宗教關系密切,有紀念耶穌降生的圣誕節、主顯節、復活節、降靈節、報喜節、洗禮節、謝肉節、主領洗節等。這些節日都是來源于東正教的宗教節日,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,這些宗教節日深深地根植于俄羅斯族的血脈中,已經演變為俄羅斯族的傳統民族節日。
圣誕節是東正教教信仰者的共同節日,不同于基督教徒每年12月25日過圣誕節,俄羅斯族的圣誕節在每年的1月7日舉行。圣誕節是為紀念圣母瑪利亞誕下耶穌而形成的節日。公元4世紀,羅馬教會將耶穌降生的這天設為“主顯節”,從此,圣誕節開始隨著基督教的傳教而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。圣誕節是俄羅斯族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,所以人們都倍加重視。在圣誕節前的一夜,即1月6日晚上,俄羅斯族人都會到教堂徹夜不眠進行守夜。此外,民眾還會在圣誕節期間種植圣誕樹,平安夜當晚還會扮演圣誕老人為孩子送上節日的禮物。節日前夕,人們化妝成各種動物,走街串巷,成群結隊地到每戶家庭中唱圣誕祝福歌,祝愿他們身體健康,心想事成。還會提前幾天買上幾只已經宰殺好剖出內臟的鵝,在鵝肚子中填滿各類美味的食物,如水果、面包等,在圣誕節當晚燒熟食用。
謝肉節,是俄羅斯族的民族傳統節日,又被稱作“送冬節”,于每年復活節之前的第八周舉行。謝肉節其實是俄羅斯族人民迎接春天,送走冬天的節日,節日為期一周共七天,而每一天的慶祝方式都會有所不同,第一天是迎春日,人們會在當晚點燃篝火,舉辦盛大的篝火晚會迎接春天的到來;第二天為娛樂日,大家載歌載舞,盡情歡樂;第三天是美食日,這一天俄羅斯族的女婿門都會齊聚岳父家吃傳統的烤薄餅,以示家庭和睦,團團圓圓;第四天是醉酒日,在這一天,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會飲上幾杯酒,祛除體內的寒氣,大家相邀共飲,增進彼此的友誼;第五天是回請日,這一天女婿們都會在家做好精致的小薄餅,請岳母一家人到家中做客,順便接受岳母對自己小家庭的“檢閱”;第六日為小姑聚會日,這一天人們會再次點燃篝火,大家歡聲笑語,送走隆冬,穎老暖春;第七日是互恕日,這一天尤為特別,大家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向別人道歉,祈求得到別人的原諒和寬恕。
總體來看,俄羅斯族完整地保留和傳承了俄羅斯的節慶風俗,與俄羅斯聯邦的節日差異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