嶺南大地,鐘靈毓秀,音樂文化底蘊深厚。這里,名家輩出,孕育了冼星海、蕭友梅、馬思聰、李凌等一批引領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潮流的杰出音樂家。星海音樂學院位于嶺南文化中心——廣州,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高等音樂專業學府。學校深深植根于嶺南這片人文沃土,浸染著嶺南音樂文化的精魂,鑄就了兼容并包、博采眾長、開放創新的辦學精神,形成了優良的教育教學傳統。
廣東專業音樂教育的歷史可追溯到1932年由中國現代音樂教育先驅馬思聰、陳洪先生創辦的廣州音樂院。1957年10月,廣東省政府創建了廣州音樂學校,使得這一地區的現代專業音樂教育得以延續。隨后學校數易校名,幾經變遷。1958年更名為廣州音樂專科學校;1965年初與廣東舞蹈學校合并為廣東藝術專科學校;1969年與廣州美術學院合并為廣東人民藝術學院;1978年3月復名為廣州音樂專科學校;198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,升格為廣州音樂學院;1985年12月,為紀念廣東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,更名為星海音樂學院。
學校以音樂與舞蹈學學科為主,協調發展相關藝術學科。目前共設有現代音樂與戲劇學院、音樂教育學院、舞蹈學院、音樂學系、作曲系、聲樂歌劇系、鋼琴系、管弦系、國樂系、藝術管理系、樂器工程系、民族聲樂系、音樂基礎部、人文社科部等16個本科院系(部),還設有研究生部、繼續教育學院、附屬中等音樂學校、音樂研究院、音樂博物館、嶺南音樂文化研究中心、藝術交流中心、藝術實踐中心、社會音樂教育培訓中心等,擁有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、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(聯合)和4個實驗樂團。專業涵蓋了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、音樂學、錄音藝術、音樂表演和舞蹈等各個領域。學校現已形成了教學、創作、表演與研究四位一體的完整學科體系,中專、本科、研究生相銜接的辦學層次,普通教育為主、繼續教育為輔的辦學格局。一級學科音樂與舞蹈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,音樂學、音樂表演、錄音藝術是國家級特色專業,音樂學、音樂表演、錄音藝術、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是省級特色專業,鋼琴專業是廣東省名牌專業,音樂表演是廣東省重點專業。
學校教師隊伍中有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,有5人獲文化部“區永熙優秀音樂教育獎”,有8人為全國模范教師、全國優秀教師、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。近五年來,教師獲得省(市)級以上獎勵450多項。學校注重學生知識、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,強調創新人才培養模式,形成了藝術實踐、教學實踐、管理實踐和社會實踐“四元結構”實踐教學體系。重視教學質量,根據音樂舞蹈藝術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,制定了嚴密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,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。近五年來,學生在各類專業比賽中,獲得省(市)級以上獎勵1356多項,其中國際級獎項286項、國家級獎項471項、省(市)級獎項599項。
學校教學環境優美,教學條件優越。學校擁有現代化的音樂廳、專業錄音棚、電子音樂制作中心、各類排練廳、學術報告廳和琴房大樓等教學設施。學校圖書館館藏豐富,設備先進;檔案管理建設為國家級,位居全省高校前列;校園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,正按照“統一規劃,分步建設”的思路,逐步打造現代化、智能化的數字校園。學校還在星海音樂廳、廣州大劇院、廣州交響樂團、廣東歌舞劇院、廣東省演出業協會、廣東電視臺、珠影樂團、廣東音樂曲藝團、廣東民族樂團、廣東粵劇院、廣州城投、珠江鋼琴集團有限公司、YAMAHA樂器公司等單位建立實踐教學基地。
學校堅持開放式辦學,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和合作。近五年來,先后舉辦了“中國西方音樂學會年會”“星海·伯克利音樂周”“首屆嶺南古箏藝術節”“粵港澳臺藝術管理高峰論壇”等各類學術研討會。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,邀請美、俄、法、英、德、日、韓等國的著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名家前來訪問、講學和舉辦音樂會。應邀派出了交響樂團、民族樂團、合唱團、室內樂團、余其偉廣東音樂小組、舞蹈團等院內各演出團體及各類專家學者到國外、港澳臺地區及內地各類藝術院校訪問、演出和講學。學校還與美國、英國、奧地利、澳大利亞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音樂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。
截至2016年12月,學校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4017人,成人學歷教育學生556人,研究生229人,附中學生659人。學校面向全國(含港、澳、臺)招生,同時招收留學生。多年來,吸引了高質量的生源,本科第一志愿錄取率99.6%,新生報到率99.8%。建校以來,學校向社會輸送了一萬多名高級音樂舞蹈藝術人才,他們中很多人已成為華南地區藝術院校、文藝團體、研究機構及文化管理單位的業務骨干,有的蜚聲中外。近年來,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。
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源于2003年成立的舞蹈系。其本科專業設置是廣東省高校獨建舞蹈專業中起步最早、規模最大、專業性最強的學科。舞蹈學院有一個團結奮進、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,有一支力量強、業務精、素質高、充滿朝氣的師資隊伍,教師絕大多數畢業于國內外名校。舞蹈學院教學設施優良,并依托華南唯一高等音樂學府——星海音樂學院多年積淀的音樂底蘊,學習珍貴的嶺南文化藝術,舞蹈系全面整合舞蹈與音樂優秀的辦學條件,根據自身辦學體制上的特殊性,確立了多元現代化發展的辦學思路。經過長期的實踐、改革、創新、總結和全方位的論證,舞蹈系探索和實踐舞蹈與音樂專業模式建設,制定一套科學和完善的舞蹈人才培養機制。注重學生音樂修養,使舞蹈教育與音樂教育緊密結合,學生以舞為主,舞樂兼修。
舞蹈學院主要設置舞蹈表演(舞蹈表演與教育)、舞蹈學(舞蹈與音樂)、舞蹈編導三個專業方向。學科建設不斷加強,專業設置日趨完善。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舞蹈表演與編導專業碩士研究生,已形成本科、研究生相銜接的辦學層次,形成了教學、創作、表演與研究四位一體的完整的學科體系。
舞蹈學院教師創編的舞蹈劇目在國內外各類賽事中屢獲殊榮、深受贊譽。如:2014年,舞蹈學院師生80人代表華南地區的唯一藝術院校赴北京參加CCTV舞蹈世界《青春夢想季》的專輯錄制、并于2015年3月在中央電視臺《舞蹈世界》專欄播出;2015年,舞院教師編創小舞劇《南獅夢》獲得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。
與此同時,舞院重視對外交流,時常邀請國內外藝術界知名人士、學者前來講學、交流,舞院師生也應邀到日本、韓國等國家和港澳特別行政區訪問、交流、演出。舞院畢業生才藝出眾、德藝雙馨,適應社會需要,廣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。舞院正在進一步拓展相關專業,向更好更強邁進。
視頻欣賞:星海音樂學院招生宣傳片(國語版)
參考資料:
1.星海音樂學院官網
2.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網
3.視頻引自舞譜網